共享衣橱、共享雨伞、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以“便利人们的生活”“解决用户电子设备没电”“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等需求痛点进入消费者生活。目前,距离被称为“共享经济元年”的年已过去了6年,中国共享经济迅猛发展,已渗透进许多细分领域和市场,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蓝海。
中国共享经济从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世界瞩目。外媒注意到,从百花齐放到资本进场,再到行业洗牌后几个幸存者,中国共享经济正在转型中稳步发展。
然而,在培养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后却接连涨价,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的价格目前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共享经济除了走频繁涨价这条路,还有别的出路吗?能否在“回血”的同时学会“造血”,毕竟,共享经济需要可持续发展。
起初,越发依赖手机的人们,往往会因为手机电量报警而感到焦虑。由于这种需求,共享充电宝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市场,并迅速收获大批用户。然而,当消费者养成使用习惯后,共享充电宝却屡屡被传出涨价的消息。
近日,共享经济中曾经最不被看好的“共享充电宝”又一次上了热搜。不少消费者发现,在上海的普通商场内,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悄悄涨价。
共享充电宝从最初出现时的每小时1元,半小时免费的亲民价格,而且当时优惠力度巨大,医院等特殊场景平均每小时需花费3至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高。
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各不相同,但相比最初刚投放市场时,价格翻了2至3倍。
据网友亲身体验后表示,仅充电2个小时,却被收费10块钱!充电的费用居然比特斯拉还贵,让不少消费者直呼“用不起”。
有人分析,经过这么多年的争夺市场,烧钱补贴抢占用户,共享充电宝领域已经接近饱和,目前存在市场上的就是“三电一兽”,即:街电、来电、小电和怪兽充电,市场被四大巨头所瓜分。
早在年,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就相继宣布实现盈亏平衡或开始盈利,为何租用价格越来越贵呢?
目前共享充电宝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属于刚需,这让运营商有了议价权,之前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要靠涨价来回本。
据悉,部分特殊场景比如电影院,收费2.5元/半小时,景区则是4元/半小时,甚至10元/每小时。除此之外,使用充电宝的封顶价格有的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40元,总封顶价99元,都赶上买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
不仅重庆如此,一线城市更甚。对此,不少用户在网上集中吐槽:“韭菜养熟了是该收割了,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吧?”“共享充电宝抢钱?!”“打工人的钱真好赚!”更有人感叹,充电宝自由的时代已经远去了。
上海市民:充个几次不就是能自己买个充电宝了吗,那还不如自己出门的时候带一个。
一些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充电费用在热门商区或旅游景区甚至更高。近日,在杭州西湖景区有游客发现,虽然这里可供选择品牌包括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等,但是这些品牌的充电费用几乎都是每30分钟5元,也就是每小时需要10元。
西湖游客:一个小时时间10元钱,就是觉得很贵,就是不太值得。
据怪兽充电招股书显示,怪兽充电年营业收入为28.亿元,拥有充电点位66.4万个,可用移动电源达到.08万个。小小的充电宝,背后蕴藏着数十亿的流水。不过这么多的流水也不是全都流入了共享充电宝企业们的手里,因为共享充电宝要想获取商户和商场的点位,就需要付租金。
深圳极上万膳日本料理店经理何小琴:我们现在就是对于(共享)充电宝是五五分成这样的,这个比例还算是合理的,(消费者)用充电宝这一块的频率也是越来越多的。
怪兽充电招股书数据显示,他们给直营点位合作商户的分成在50%到70%左右,而给那些地区加盟的合作伙伴,分成比例则在75%到90%。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品牌在不同的点位有不同的收费价格。
那么共享充电宝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它现在如此“膨胀”呢?
近年来,共享经济领域泡沫破灭,数家公司跌落神坛,共享充电宝却在喧嚣过后坚挺不倒,作为共享充电宝的头部企业“三电一兽”,已相继宣布实现盈亏平衡和开始盈利。这样一个不难达到盈利的行业,为什么还会冒着丢失部分用户的风险进行集体涨价?
“赚钱,赚更多的钱,是共享充电宝涨价的出发点。”重庆某共享充电宝运营商表示,一个小时1~2元已经达到盈利,但每个小时3~4元赚得更多,用多赚的钱可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巩固、提升自家的行业地位。
对此,行业颇有研究的重庆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在定价的问题上,当前共享充电宝品牌商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其没有定价权,而流量越大的商家在共享充电宝行业里的议价权更高。
“当商家想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品牌方不想让利过多的时候,涨价就成了唯一解决办法。”莫远明笑着说。
行业洗牌谁能笑到最后。
前些年,随着共享经济崛起,万物共享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中充电宝作为人们高频使用的充电工具,十分受资本青睐。~年,充电宝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其作为外出人群的必需品,隐形的刚性需求推动充电宝品牌相继入局,在群雄逐鹿中,各大品牌纷纷低价抢占市场。
到年,“三电一兽”格局基本形成,根据Trustdata数据,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分别占据28.6%、27%、25.1%、15.6%的市场份额,其他共享充电宝品牌则为3.7%。
年,美团再次入局共享充电宝。今年,随着怪兽充电纳斯达克上市,小电科技在获得苏宁5亿元股权融资后,也计划于今年三季度登陆创业板。在共享充电的“赛道上”,又将如何洗牌?成为行业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