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丰
(作者张丰,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骑上自行车的缅甸孩子
很多ofo的用户还在为自己的押金没能及时退还感到悲愤;而在缅甸,很多改装过的共享单车被送往仰光附近的乡村学校,网上的照片显示,那些骑着单车的少年满脸笑容,让人感到一丝安慰,这些本来注定要成为“城市垃圾”的单车,找到了更好的归宿。
长久以来,共享单车的废弃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ofo和摩拜竞争最激烈的时候,荔枝新闻就在南京拍到过共享单车的“坟场”。随着ofo陷入困境,人们更加怀疑,那些单车最终会流向哪里?
相比于退押金的一地鸡毛,这种单车的处理却让人眼前一亮。一位缅甸企业家迈克创建了一个叫“少步行”的公益机构,从共享单车企业收购单车,简单改装后,这些车被免费送到孩子手中。这些孩子原本要走很长一段路才能走到学校。
在印度、以色列和美国,ofo最终都放弃了单车,把它们送给慈善机构,最终这些单车会流向个人手中。看起来,在单车身上附加的“共享”概念最终失败了。但为每一辆单车找一个车主,他们会更加认真地照看自己的“财富”。这些单车,就这样获得了新的生命。或许这也是一辆单车“该有的样子”,被使用、被爱护,合理地修缮,获得一个最长的使用寿命。
共享单车流行时,人们把它视为新鲜事物,也看作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资本大量进入,大城市内迅速投放大量单车,很多车辆过早地被废弃了。用户和单车之间没有任何“感情”可言,他们短暂使用,随即抛弃,如果单车倒在地上,他们甚至都不会扶起来。我很多次注意那些开着卡车投放单车的人,他们的动作同样粗暴,看不到一丝爱惜。
这就是一个高投入、高损耗的粗暴模式,人们讨论更多的是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以及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融资。媒体大肆渲染行业的创新性,“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有时候,这个需求甚至被无限放大了。那些涉足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所设想的很有可能是积蓄大量押金,然后进行“资本运作”。
发起“少步行”运动的缅甸企业家迈克
那些缅甸的儿童,是真的需要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他们的笑容说明了他们有多爱这辆车。在中国,这样的少年也同样存在。在偏远乡村,哪个少年不渴望拥有自己的单车呢(当然,交通安全也需要考虑,12岁以下的儿童,不应该骑着单车上路)。但是,对那些创业者或者资本大鳄来说,这些儿童的真实需求,却常常被他们忽略了。
这让人产生一点怀疑:这些大佬并不真心想满足人们的“真实需求”,而是专注于那些“有支付能力人的需求”。他们创造一个话语体系,共享单车不但是环保的、解决问题的(装作没看到那些路边的车尸),也是一种时尚的都市生活方式。这套话语有利于把那些都市白领吸引过来,下载APP并缴纳押金。
“共享单车”就这样脱离了大地,最终变成了一个“金融问题”。那些缅甸少年提醒我们回归常识,也把单车重新变成单车。这或许是一地鸡毛之后,人们从共享单车创业大潮中能够获得的一点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