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富兰克林密友见证巴黎条约的教父级画
TUhjnbcbe - 2023/8/8 21:14:00

尽管只完成了一半,本杰明·韦斯特(BenjaminWest——年)的这幅作品仍然记录了一段完整的历史。

签署巴黎条约的美国代表-84年

画中的内容是年在巴黎与英国签署《巴黎条约》的美国代表团成员,在几乎所有记录这一事件的史料中,都会参考韦斯特的这幅画作为图像资料。《巴黎条约》的签署意味着英国正式承认新兴的美利坚合众国。此时45的美国画家韦斯特,已经在描绘历史题材方面积累了相当的声誉,他受到美国人的尊重与敬仰,同时也被英王乔治三世奉为上宾。

壹与富兰克林关系亲密,见证了美国独立进程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在美国于年宣布独立后7年方正式承认这个新的*权,显得有些被动和狼狈。正是出于这样的情绪,此次参与谈判的英方代表戴维·哈特利和理查德·奥斯瓦尔德,拒绝配合画家摆出POSE,韦斯特画作因此只完成了一半。

画中这几位美国代表团的人物从左至右分别是:约翰·杰伊、约翰·亚当斯、本杰明·富兰克林、亨利·劳伦斯、威廉·坦普尔·富兰克林。对于前四位人物,大家都比较熟悉。

尤其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既是美国开国元勋中的“三杰”之一,同时也是避雷针的发明者。韦斯特本人也是富兰克林亲密的朋友,富兰克林还是韦斯特二儿子教父。在年,他专门描绘了这位巨人的英姿,这幅《本杰明·富兰克林从空中捕获电》(BenjaminFranklinDrawingElectricityfromtheSky年收藏:thePhiladelphiaMuseumofArt)中,描绘了富兰克林正在进行的一次有关电的试验。

富兰克林从空中捕获电年

传说富兰克林在年在雷雨天中放风筝,以此来捕获电。这是一幅充满古典学院风格的画作,韦斯特将他塑造得像一位古代神话中的英雄,身材伟岸,眼神从容不迫,正从风筝线上摘取一束雷电,像一位农民从自留地里采摘一根藤蔓上垂下的*瓜那样轻松。

虽然事后有人指出,这个画面属于危险动作,观众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不能随意模仿。但韦斯特对富兰克林神话的塑造无疑是成功,包括他身后那些就像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常常描绘的天使一样的小孩,都衬托出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气概。

在《巴黎条约》这幅画中最右边这位左手托腮的年轻人——坦普尔·富兰克林(——年),是富兰克林的孙子,他从16岁时就担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秘书。在年开始的那次巴黎条约谈判中,他也担任美国代表团的秘书。

蚀刻版画:年11月30日签署“巴黎条约草案”

美、英之间的谈判开始于年4月,直到次年9月3日才在画中这几位人物的见证下,双方在巴黎德约克酒店(现为雅各布街56号)签署了条约。在谈判中,除了美、英各自的代表们外,法国、西班牙的代表也参与了谈判,美国代表团坚决维护自己利益,逐步撇开了各怀*胎的法国和西班牙,与英国单独谈判。

双方最终达成合约的内容包括: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只承认美国占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土地;划定了美国与英、西在北美属地的边界;美国保有原来享有的在北美领海内捕鱼的权利;双方公民对债权人所负债务有效;联邦国会保证劝告各州议会,完全恢复效忠派的权利并发还其财产;停止敌对行动,英国撤出全部海、陆*等等。

年1月14日,美国联邦议会批准了《巴黎条约》,随后条约副本被送回欧洲,4月9日,英国也批准了该条约。就像在条约序言中所言:双方签约的意图是“忘记所有过去的误解和分歧”,“确保永久的和平与和谐”,对于刚成立的美国而言,《巴黎条约》是美国以平等原则与英国缔结的重要和约,为美国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创造了条件。

——美国行*示意图

《巴黎条约》的签字页

贰横跨大西洋两岸的画坛教父

本杰明·韦斯特(BenjaminWest——年)从年到达英国后就再也没有回过美国。但是在从他在18世纪的社会身份,以及其画作题材的重大意义来看,他堪称那个时代的大西洋两岸画坛教父级别的人物,尤其从他对美国画坛的影响来说,更是如此。

韦斯特出生地斯普林菲尔德,是宾夕法尼亚州特拉华县的一个乡镇。他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小旅馆,他是这个家中的第十个小孩。在他与一位小说家合作的回忆录中曾谈到,他孩提时首次学会画画,是跟随美洲原著的印第安人学习的,这些原著居民教会了他如何用黏土和熊脂混合起来作画。

他完全依靠自学成才,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美术教育,这位有着超强艺术天赋的奇人,据说在日后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长时,也几乎不会拼写。有一个传说是他走上绘画之路是因受到了母亲的鼓励,在他7岁时,韦斯特曾用墨水在纸上画过一位亲戚家的婴儿,为了画好这幅画,他将桌子以及自己身上都被墨水弄得一片狼藉,但他母亲却深受这幅作品感染,认为他总有一天会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亚历山大三世之死年

艾萨克的仆人为丽贝卡系上手镯年

身披阳光的妇女逃离龙的陷害年

一直到20岁左右,韦斯特都生活在宾夕法尼亚,他主要的工作是为人画肖像。大概在年,他在一位名叫威廉·亨利赞助人的鼓励下,依据一幅版画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版画的内容是有关法国历史学家查尔斯·罗林笔下人们所熟知的题材,但韦斯特的作品与原来版画完全不同,人们评价韦斯特这幅《苏格拉底之死》,是“美国殖民时期创作的最有雄心和最有趣的绘画”。时任费城大学教务长的威廉·史密斯博士在亨利的家中看到这幅画后,决定赞助韦斯特,为他提供教育,更重要的是,这样韦斯特有机会接触宾州的富豪和*治家们。

在这段时间,韦斯特还遇到了从伦敦移民美国的另一位画家约翰·沃尔斯顿(JohnWollaston)。约翰·沃尔拉斯顿的生卒不详,他大致活跃于年至年,大部分时间在北美的英殖民地度过,是在美国殖民时期为数不多的、将欧洲洛可可风格带来美洲的画家之一。跟随沃尔斯顿,韦斯特提高了画作的技巧,学会了如何表现丝绸和缎子的质地。

沃尔斯顿的妇女肖像约年

沃尔斯顿:英国海**官肖像约年

在被当时号称费城最富有的两位赞助人支持下,与当时那些时髦的欧洲贵族青年一样,韦斯特从年到达意大利,也开始了自己的壮游(GrandTour)。那时的意大利,仍然是整个西方世界的艺术中心,韦斯特从临摹拉斐尔、提香等大师的经典原作中,迅速提高了画技。

年,韦斯特抵达英国,从这之后再也没有返回过美国。不久后,他在英国建立了自己的声望,他被陈祚“美洲版的拉斐尔”,他那副有着明显拉斐尔风格的画作《大天使米歇尔绑缚魔*》被剑桥三一学院收藏。

在韦斯特一生中重要的历史题材中,最具争议的作品是《沃尔夫将*之死》,这幅画作再现了英国司令官詹姆斯·沃尔夫在北美殖民战争中“就义”的情景。沃尔夫将*当时作战的对象,是占领了布雷顿角岛的法国*队。因为这场战争本身的殖民掠夺性质,所以画作也一直受到争议。

沃尔夫将*之死局部1

沃尔夫将*之死局部2

在前一篇文章对后来的人物肖像画家,塞缪尔·莫尔斯的介绍中就提到过,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的包括华盛顿·奥尔斯顿和莫尔斯在内的美国画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往欧洲学习绘画,其中很多人是因为仰慕本杰明·韦斯特的威望。

韦斯特的江湖地位首先由英国宫廷确认,他在年——年间被聘为宫廷御用画家。年,英王乔治以年薪英镑聘用他,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年,期间他创作了包括国王本人的九幅皇室成员的肖像。同时,他还在自年至年、年至年,连续两次担任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A)院长。这个职位在-年间,由英国建筑师詹姆斯·怀亚特JamesWyatt短暂担任过。

对于美国建国以后,尤其是19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艺术家们,韦斯特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示范意义不言而喻。韦斯特在伦敦的画室中培养了不少来自美国的年轻人,其中包括吉尔伯特·斯图尔特,约翰·S·利普利、托马斯·萨利、查尔斯·威尔逊·皮尔等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兰克林密友见证巴黎条约的教父级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