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产品需求阶段的思维公式,都在这儿 [复制链接]

1#

前段时间,我跟几位产品新同学讨论一个问题,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有的说项目管理、有的说功能设计、有的说用户调研,当然,这些都是,其中有个同学回答说:“做需求”,产品经理就是一个做需求的。

诶,我就问他,为什么是做需求呢,他说每一个需求,都是以上这些内容的总和,每一个需求,都包含了用户调研、功能设计、项目管理、资源协调,所以说,产品经理就是做需求的,这没毛病。

可是,做需求只是表象,再往深了想,做需求,其实也是为了解决用户或者客户的实际问题。因此,我觉得说产品经理的职责是「解决问题」,更准确一点。“解决问题”是产品经理的职责,“做需求”是产品经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那我们就说说“需求”。

需求这个话题聊的人太多了,不少前辈、大佬、专家,都深入阐述过,产品新人入门导师苏杰、刘飞、王诗沐、俞*几位老师,在他们的著作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讲需求。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思考,我也想同读者分享一下,我对于“需求”的理解。

目录

需求是什么?

两个需求理论

需求从哪儿来?

需求的误区

需求的思维公式

本文从需求的概念、需求的科学理论,到需求的来源,结合做需求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最后推导出“需求”环节的思维公式。全文万字,可能是非常完善的“需求”通识文章了,收藏转发再细看。

一.需求是什么?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是因为我们有相应的诉求。

临近夏天,天气越来越热,走在街上,忍不住买一根雪糕。

买了一屋子盲盒。

认识到学习的价值,购买了很多付费课程。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最后表现出来的行为。这种行为,分别对应着各自的诉求:买雪糕是因为热,想要获得降温快感的诉求;买盲盒是满足收集欲和好奇心的诉求;买课程是为了满足提升能力、缓解焦虑,然后找到更好工作,或者升值加薪的诉求。

这个“行为背后的诉求”,其实就是需求。

所以我们可以给需求下一个定义:需求是行为背后的诉求。

基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任何行业,其实都有需求的概念,需求这件事,不仅仅存在于互联网产品上,其他的建筑行业、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等,都同样通过挖掘用户背后的需求,来实现产品的创新和进步。

对应到产品经理的职业上,我们这个“做需求”,做的是什么“需求”?

产品经理成长过程中,一套思考的全流程,应该是:归纳现象-发现问题-拆解问题-分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回归分析-发现新问题。

简化来讲,就是:发现问题——归纳核心痛点——解决方案。

这其中的“解决方案”,就成了产品经理工作中所要完成的需求。这是产品经理接触最多的工作内容,也是产品工作的核心。只有通过优雅高效的解决方案,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实现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

二.两个需求理论

正因为“需求”是一个常悟常新的话题,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历久不衰的需求理论。

对于产品经理,有两个非常经典的需求理论,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KANO模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不用多说了,初高中的时候课本里就提到过。马斯洛把一个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一般来说,这五个需求映射到产品上,则越是金字塔底部的需求,需求面越大,但ARPU可能越小,比如肚子不饿的生理需求,10块钱的炒粉就可以满足。

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KANO模型把产品需求分成五类:

1.基础型需求

基础性需求是一个产品最基础的功能,这个需求不能够被满足,则产品就不能正常使用,比如IM软件的打字聊天功能,美颜软件的拍摄功能等等。

2.期望型需求

期望型需求的效果,是让用户满意度提升。比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