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资本为何偏爱共享单车这个原因道出真相中 [复制链接]

1#

作者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分时租赁的典型友友用车称因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停止运营。而另一边,共享单车的融资速度却令人赞叹。据报道,摩拜的融资额超过20亿元,ofo更是接近40亿元,而后入场的优拜单车也不甘示弱,只用一个月时间就拿到2.5亿元融资。共享单车的业务扩张速度、融资速度都是罕见的,甚至比当年的滴滴还要快。那么,为什么分享经济(也被称作共享经济)的风水从网约车转到了共享单车呢?

为什么是共享单车?

最近一段时间,共享单车不仅成为城市街头的一道风景线,而且也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苹果AppStore中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APP超过60个,但是仍有资本在不断涌入。为什么资本偏爱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之所以火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共享单车发现并抓住了人们出行的“痛点”。我们出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打车太贵、开车太堵,地铁快但是到目的地走路又太远;出门到附近办事也常会遇到走路太远、坐车又太近的尴尬。而共享单车正是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短距离的快速出行成为可能。第二,高频刚需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公共交通工具与目的地的接驳是普遍存在的需求。对于有短距离出行需求的上班族、上学族来说,一天至少要两次使用共享单车,使用频率已经远高于闲置资源的交易,在习惯于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后,这一需求还会成为“刚需”。临时性的短途出行、不同人出行时间的差异,又会进一步提高共享单车的使用频率,这就使共享单车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4月22日,摩拜成立一周年时发布的数据显示,平均每辆摩拜单车的日骑行次数为5.54次,每天骑行距离为13.3公里,ofo和摩拜的用户周度使用次数都已达到万次上下。第三,共享单车还涉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前沿和投资热点。通过车载GPS、智能锁、手机APP,实现了自行车、用户和后端平台的连接,车辆位置、骑行路线、时长、使用频率等数据都会传送到共享单车的管理平台。目前,摩拜单车日均订单量已超万单,ofo的日均订单量已经超过万,这是一个巨大的数据宝库。第四,共享单车符合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的趋势,因此得到*府的支持。

共享单车会步网约车后尘吗?

随着监管地趋严和竞争地加剧,中国网约车俨然已形成滴滴一家独大的格局。目前,*府对于共享单车的管理也正在加强,而同时新的平台也不断涌入,结果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打红包战、押金战,价格战也愈演愈烈。摩拜最初推广共享单车时,单次骑行的价格最低要1元,而现在已经有不少品牌推出了0.3元半小时甚至半小时内免费的价格。

激烈的竞争之下,网约车市场的结局会是共享单车的未来吗?共享单车行业与网约车行业虽然同为互联网化的分时租赁,但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网约车行业,无论是Uber还是滴滴,大多数平台公司并不拥有自己的车辆和司机,而主要依靠外部的司机和车辆加盟形成供给,因此是一个典型的双边市场。网约车数量越多,乘客就越容易打到车(等待时间越短);同样,网约车司机的价值也取决于使用该平台的乘客的数量,乘客数量越多,网约车就越容易拉到活儿(空驶越少)。这种跨边网络效应的存在,导致用户规模越大的平台对于供需双方越具有吸引力,从而强者愈强,最后导致赢家通吃(通常是寡头垄断)的格局。

而共享单车的各家平台公司采取的是传统行业的重资产运营模式,自己购买和投放车辆,和传统的租赁企业在对租赁物品的所有权方面没有根本区别。这就意味着,共享单车市场并不存在跨边网络效应。哪家平台投入市场的自行车数量越大,用户越容易找到他家的自行车,下载他家app、使用他家自行车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哪家平台的价格越低,对用户也就越有吸引力。这也是我们看到各家共享单车在人流密集地区扎堆大量投放,且免费、红包越来越多,定价越来越低的原因。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与传统行业一样的规模经济和价格的厮杀,因此那些财大气粗的企业更容易占领市场,而那些实力不济者则会被淘汰出局。

由于共享单车属于单边市场且重资产的特征,这就造成该行业很难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一方面各家公司市场扩张的范围受到经济实力、融资规模的限制。另一方面,如果一家市场份额领先的企业提高价格,由于不存在网络效应,用户的转换成本很低,他们很容易转向其他性价比更高的共享单车企业,盈利空间的扩大还会吸引新的竞争者进入。

因此,尽管摩拜、ofo等先行的大公司在一线市场具有优势,但小公司在行业大佬尚未顾及的三四线城市,也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市场地位。这就使得共享单车的市场份额领先者很难实行高价。(中新经纬APP)

李晓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布局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服务型制造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