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liangssw.com/bozhu/11430.html二战历史中,美国海*陆战队以骁勇善战著称,被称之为两脚兽,其善战与凶残即便是美*自己也忌讳不已。然而二战中的日本,其实也有自己的海*陆战队,在整场战争里,双方仅仅在塔拉瓦战役交手了一次。那么在这场被美国海*陆战队称之为“恐怖的塔拉瓦”的战役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塔拉瓦环礁中的要塞——贝蒂欧岛
塔拉瓦环礁,位于东经度至度之间的吉尔伯特群岛之中。这个吉尔伯特群岛其实是16个珊瑚岛组成,而塔拉瓦正是群岛中最大的两个之一。塔拉瓦环礁自身也是由24个岛屿组成,其中的贝蒂欧岛则是日本防守最严密的岛屿。
这个倒霉的贝蒂欧岛在形状上,像是一只栖鸟,岛的长度为3.5公里,最宽处只有米,结构非常狭长。岛的四周就是-米的珊瑚礁岛,一条米长的木桥深入礁湖内,目的是让舰船能进行卸货工作。
在这个岛屿的中部还有一座飞机场,设置的跑道有三条,能够起飞日本人的轰炸机。这个机场也是吉尔伯特群岛上唯一的飞机场,也是他们的重要的航空队据点。
日*对于这个平方面积极小的岛屿异常关心,为了防守这里,日本海*拿出了他们最精锐的陆战部队——不是日本陆*,因为日本海*厌恶日本陆*——来自横须贺的第六横须贺陆战队和来自佐世保的第7佐世保陆战队,人数有两千五百人。
这些日本海*陆战队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不仅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装备较为精良,是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另外岛屿上还有日本的一个工兵大队和千把人的朝鲜劳工,当然这些朝鲜劳工不如说是朝鲜伪*,本身承担的是建筑任务,战斗时也能承担战斗任务。当然,战斗力十分堪忧,典型的就是瓜岛那批,直接跑了。而所谓的工兵大队,其实也可承担战斗任务,人数也有千人左右,因此岛屿这里的防御总兵力约是人。
而这些部队都是归日本海*第三特别根据地部队管辖,指挥官是海*少将柴崎惠次。这个哥们在战役爆发的年11月20日前,已经带人在这修了18个月的工事。这位柴崎惠次老兄本身就是个要塞专家,对于工事和要塞的修筑非常有考究。
在他的主持下,此地的工事修筑极佳,不仅海滩上修建了个半地下结构,被厚厚的椰木和钢板以及混凝土构筑的碉堡,而且在浅水礁盘上还设置了大量的障碍物,比如混凝土三角锥,切瑚堆阻拦登陆船只,还有带刺的铁丝网和椰木珊阻拦登陆的敌*步兵。
而且对于登陆部队而言,最为恐怖的是日*部署的炮兵阵地和坑道结构。在这个岛屿上,炮兵阵地多达11个,而且全都是混凝土加钢板构筑而成,光是海滩地带就有足足25门野战炮。而且后面还有四门地陷炮结构的毫米重炮,从照片来看,还是和塞瓦斯托波尔一样的炮塔结构,火力凶悍无比。
同时内陆还有复杂的防空洞、交通壕、堑壕坑道等,防御体系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在防御修筑完成后,柴崎惠次少将表示:“就算美*出动百万大*,花上一百年时间,也不可能攻下塔瓦拉!”
二、目标!塔拉瓦!
相较之下,美*的目标则比较明确,在年2月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结束后,美*开始转入了战略反攻。但是具体往哪打,反攻向何方则让*方颇为头疼,因为他们还没有发现一个好方向。如果依着他们的意思呢,是打算去新不列颠岛攻打那里的日*基地拉包尔。
因为拉包尔是日*在南太平洋的最大基地,对于美*,尤其是美国陆*名将 来说,有天然的吸引力,以方便将其一举攻陷。而美国海*也打算派出悍将哈尔西,前往攻陷该岛。
但很不幸的是,无论是 还是哈尔西,他们现在手头的兵力都不够攻陷拉包尔。这个时候欧内斯特·金上将则提出了不同的建议,他认为可以改变进攻轴线,将目标直指日本,而首要目标则是先攻克日本在这里的第一道岛链的核心,马绍尔群岛。
不过在会议上,尼米兹将*则提出了不一样的策略,他认为不该先攻击马绍尔群岛,而应该先拿下吉尔伯特群岛,而这里的重点就在于,看能否快速的攻陷此地,尤其是应该快速的攻陷塔拉瓦群岛的核心,贝蒂欧岛。
最终在7月份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了尼米兹的建议,并决定将新组建的第五舰队交给斯普鲁恩斯中将指挥,同时调来美国海*陆战队的第二师前来准备攻克塔瓦拉群岛。
当然,美*的先遣攻击则早在他们攻击开始前的11月10日就开始了,从这一天起,美*开始不间断的空袭塔瓦拉,而贝蒂欧岛则是重中之重。
在11月20日凌晨时分,美*舰队抵达了环礁附近,他们认为日*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回应他们的却是日*的炮火。美*猝不及防之下,承受了一定的损失,只能慌忙以战列舰的16英寸火炮还击。
双方激战一夜,日*却没有什么损失,因为日*部队大多藏在坚固的掩体里,美*白挨了一顿炸。不过美*倒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他们把潟湖的水雷排了不少。但日*如此猛烈的还击,也让美*意识到这将是一场恶战。
在计划中美*将比休岛北部海岸分为三部分(红1、红2及红3海滩),红1海滩位于北海岸西侧,红2海滩为码头正中间以西的部分,红3海滩则是码头以东。
另外绿海滩的范围是囊括整个岛屿的西部海岸线,用于紧急应变时使用(任务代号为D+1landings),岛屿南部海岸的黑1黑2海滩则因为部队一上岸就马上面临无任何遮蔽且开阔的飞机跑道,所以不打算在此处进行抢滩行动。11月20日上午9点,美国海*陆战二师的陆战队员们向贝蒂欧岛发动了进攻。
三、美日陆战队之间的血战
陆战队员于9点准时进攻,此时他们猛然发现,今天是潮汐的小潮,海平面也因此距离海底礁石只有0.9米,这就造成了登陆部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LVT两栖履带登陆车虽然可以强行越过这些东西,但是LCVP登陆艇却根本不行,而且还就算是LVT两栖履带登陆车也会被日*的障碍物阻挡。
何况只要炮击暂停,日本陆战队员就会爬出工事,进入阵地利用火炮和机枪发动攻击。反观美国陆战队员却要从自己的载具里跳出来涉水而过,而且还会被铁刺网、椰木栅和防波堤阻挡。任何试图翻越这些障碍物的行为,都会成为自杀行为。
而试图支援的坦克也没好哪去。一些登陆艇在突破防波堤时被日*的火炮摧毁,仅有两辆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登陆,但也迅速遭到日*反坦克火力摧毁。
而在西海岸登陆的3辆谢尔曼坦克也没好哪去,虽然将防线从海岸线向内陆推进了米,但是一辆被反坦克陷阱所困,一辆被反坦克地雷摧毁,还有一辆主炮受损,只能充当移动碉堡使用。红3海岸上登陆的四辆坦克在当日结束后,也被日*摧毁到只剩一辆。
在时间到了中午,仅有红色海岸上的美国陆战队员成功将战线部分向内陆推进,但整体还是被阻挡在海滩上。而另一方面,日*指挥官柴崎惠次因为通讯线路被毁灭而无法有效的指挥各部队,下午柴崎放弃原先在机场西侧的指挥所,将其建物留给伤兵使用。
但在下午准备搭乘轻型坦克移动到岛屿南部时,一枚美*发射的炮弹不偏不倚的命中指挥所,爆炸造成柴崎本人与其他人员当场死亡。
此时美*已在岛上掌握全面优势,但是战斗却没有任何改变。21日早上,位于红2和红3海滩上的美国陆战队却遭到了来自背后的毁灭性打击。因为在昨天晚上一队日*陆战队员趁着夜色摸回到了一艘搁浅的运输船上构筑机枪阵地,并且在第二天早上对美*展开攻击。
红2和红3两处美国陆战队的之间的联系被日*切断,直至美*在中午将M2大口径机枪送上了岸才将其击败。不过此时美*也在绿色海滩强行派出部队登陆,对日*形成突破。当日傍晚,整个岛屿西半部已在美*控制之下,且与红2、红3海滩和机场停机坪附近连成一线。
时间至22日,美*开始巩固防线,并将重型装备送了上岸,同时陆战六团的预备队也在开辟的登陆场开始大规模登陆。同日下午,陆战六团第一营组织了一次强大的攻势,将幸存日*逼入了岛屿南部海岸,不仅攻占了机场边缘区域还和红3海岸部队会师。
此时日*控制区域只剩下狭窄的区域,日*残部所掌握的区域只剩简易机场东部的狭窄区域,以及在红1或红2海滩附近的几个阵地。为了扭转颓势,日本陆战队员于晚上7时30分及晚上11时,分别组织两次反击,但都因美*的优势火力而失败。
至23日,战斗最后一天,清晨4点,陆战六团第一营遭到了三百名日*官兵的反击,其中不乏朝鲜劳工,美*以强大火力对其发动反击。根据美*战史,记录是日*因为美*火力过猛而被击退,两百名日*战死。
但实际记录是尽管有许多日本陆战队员和朝鲜劳工被美*击毙,可倒在冲锋路上的日*仅有百人左右,剩下的日*冲进了陆战六团第一营的阵地。陆战六团第一营的A连和B连与日*展开白刃战,双方激战一小时后,日*剩不足百人撤退,而陆战队A连遭到了毁灭性打击,B连则损失惨重。
但美*最大的损失则是这场短暂的白刃战结束后发生的,胜券在握的美*舰队疏于防范,遭到了日*潜艇的偷袭,护航航母利斯康湾号在清晨5点10分被其鱼雷击沉,迅速沉没。
关于它的沉没无法确认,一说是因为被对方鱼雷全部命中,一说是两枚鱼雷在航母底部爆炸,造成了空泡效应,以致于船身被自身重量撕裂。但无论如何,该护航航母短时间内迅速沉没,名美国海*官兵阵亡。
而岛屿上的战斗则持续到了23日下午1点30分,陆战六团第三营接替了第一营,于上午八点整发动进攻,对日*进行清剿。日*陆战队员与美国陆战队员展开了最后的血战,尽管第三营拥有空中优势和坦克的掩护,但最后仍旧被日本陆战队员将战斗拖到下午才结束了战斗。
结语
这场战斗是一场悬殊的战斗,美*拥有三万五千人,数十艘战舰,其中光是航母就有十一艘。而日*则一无所有,仅仅拥有防御严密的工事和少量火炮,兵力不足五千。但战斗的结果却是美*在战斗里付出了人阵亡,人负伤的代价,才歼灭了日*。所俘虏者,也不过是名朝鲜劳工和17名日*士兵。美国陆战队员无不惊恐的将这场战役称之为“恐怖的塔拉瓦”,而塔拉瓦战役本身也成了美*夺岛战役的样板,为美*提供了大量的经验。
参考文献:《太平洋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
《AcrosstheReef:TheMarineAssaultofTara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