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本文来源:银川晚报」
我偏爱音乐人的文字,往往三言两语就见才情,甚至听到旋律从白纸黑字上冉冉升起。我于是总忍不住自私地想,他们要是多写一点,那该多好呵。
钟立风的一册《弹拨者手记》开篇第一段即是“我的菜”:“看到笔记本里抄了一句‘实在闲得无聊,他便索性伤感了起来’。忘了具体出处——感觉不是在罗伯特·布朗宁就是在吉尔伯特·帕克的某本书里看到的——实在有趣也有些无厘头。无聊、伤感都是真实的,但也充满了搞笑和喜剧色彩。‘索性’两字——*气似的——提供了音符般的转调魔力。”
——我真不知道会有多少所谓的“文学评论家”懂得这种“魔力”,尽管他们满脸都是曾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甚至著作等身的骄矜。
确实就像钟立风所说,好些文字让人很难讲清自己的感受,“更没有办法梳理‘一份报告’给别人看。温情冷酷并存,现实童话对抗。”“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说。这,不是很好吗?”——这样多好。
钟立风总结道:“我们喜欢的作家、诗人、艺术家虽然都有很强的个人标记,但又完全是同一类型的。他们都有着智慧的头脑,优美的心灵,悲伤的爱欲,清瘦的体态,狡黠的笑意,极好的分寸感。他们以笔作文犹如玩具在孩子的手上。他们写出来的语句有时候像是‘天语’,可是孩子们却能读懂它。”而我也一直认为,杰作的预期读者往往包括——并且首先是——孩子。
钟立风分析“这么多好书究竟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悲观者们后来觉得:哎,还是写点什么吧,是的,写作并不重要,可是除了写作,我们这些悲观者也没有其他事情可以做啊,那就写点什么吧。”——我承认,我被他不幸而言中了。
有一次,他在某城演出结束后,暂留在那里。一日午后,他忽“听见有钢琴声从某一层楼的窗口跌落下来。这跳跃而忧伤的乐音,像雨滴,像碎片,像阳光里某种嗡嗡嗡的声音,像飞鸟掠过溪流的动静,像呜咽的树,像暗语,像童年炊烟袅袅中母亲的召唤,像那天火车经过漫长隧道时听到的一连串不着边际却叫人心碎的誓言,像先人亚当以及你和我的亘古而年轻的心跳。”
——怎么样,您听到那乐音了么?
昼夜来去,有才情者,字吸歌呼……
□张兴祥(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