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维为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在我们的文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炎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fk/mip_9278663.html

想起前两年和我母亲通电话时,我母亲和我提起的一件小事。她周围有些人经常向她提起某教会的好处(具体是什么教会就不提了),意思是让她也加入。我母亲说,和我说没用,我不信那个。

多次劝说未果后,那几个人问我母亲,那你信什么?我母亲说,我信良心,我信吃饱了才不饿。当代哲学大师李泽厚先生说过,他是非常反感脱离现实的思辨哲学和信仰的。人毕竟是个生物体的存在,物质性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

李泽厚

很多中国学者经常批判国人的劣根性,理由之一就是没有信仰。

我觉得这有点荒谬。根源不应该是经济发展太快导致很多别的地方没有及时跟上吗?信仰一定就是奉某位神为老大吗?我就不可以质疑那些批判者的所谓的信仰的正确性吗?何况他们是否真的有什么信仰也未可知。

一、宗教多元化的形成

咱们中国在秦汉以后,施行的都是“一个国家,多种宗教并存”的策略。也就是只要你不反对国家,爱信什么就信什么。这也形成了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一种历史文化:国家一元化,宗教多元化。

这也是中国和外国尤其是欧美那些国家不太一样的地方。很多外国人都信仰一神教,和中国人的众神信仰比起来,某些地方就会显得很专治。而专治就很容易走向极端,也就会更容易导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险恶狭隘心理。

我们中国人信仰的就比较丰富多彩了。村村设庙,镇镇有神。千仙万圣,多如牛毛。像极了马先生开的淘宝大商铺。随便挑,随便选,还能随时调货换货甚至退货。

我们的信仰的确不统一,可这又如何呢?我们从来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反倒是那些有深深信仰的人,一边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边又拿着武器攻打别的国家和地区欺辱别人。

这样的光荣事例就不用多列举了吧?细想下来,究竟谁优谁劣,谁好谁坏,还用过多评判吗?从远古到今天的几千年时间,几大文明古国除了我们中国,试问还有谁做到了一直持续下去?似乎没有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所谓的信仰还能持续的这么久和发展的这么好呢?

几千年悠久的历史积淀早就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心理。张维为教授说,我们中国人没有特定的信仰,但是我们只要把从小就学的成语学会了就可以了。这些成语就是,精忠报国,言而有信,有过则改,居安思危,自知者明。

换言之,也便是中国人的信仰,皆在中国几千年传承的文化历史当中。

二、物质的信仰

有人说:“中国人对非物质性存在的概念很不习惯,他们关于神的观念被物质化了”,我个人觉得这样其实也挺好的。因为我们没有西方宗教教义上的很多执念,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反而能够更加的圆融豁达和通透。

当然,我们中国社会的信仰系统是由民间老百姓利用自身那点有限的经验和想象力自发组建起来的,所以会表现得比较琐碎和混乱。很多人会供奉福禄寿三星。手里抱着小孩儿的福星寓意着有子万事足,手里抱着玉如意的禄星寓意着加官进爵,手里抱着寿桃的寿星寓意着长寿安康。

很多担任*职或当差尚武的人会供奉黑脸黑嘴巴的赵公明和红脸长胡须的关二爷,寓意着招财避邪。港台经典电影《无间道》的开头,黑社会老大韩琛带领众小弟去拜的就是关二爷。

很多做生意的会供奉比干和范蠡。比干因为商纣王的原因没有心,预示着不偏不倚,做买卖公平交易不坑蒙拐骗,给顾客和商业伙伴一个好印象。供奉范蠡则是以他作为榜样,“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

比干

三、我们的信仰

从更大的世界范围来看,我们也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了很多别的信仰。比如先是很多人信仰佛教,后来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后来信仰德先生和赛先生,再后来信仰商品经济。我们得到了一些,也吃了很多亏。

就本质意义而言,中国古代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无信仰的无神论社会。有人反驳说不对啊,不是有儒家思想吗?的确,儒家思想有一些和宗教很相似的地方,但是他毕竟不是一种真正的宗教信仰。因为他没有通俗意义上的神祗也没有所谓的此岸彼岸表述。

很喜欢国外一位学者的学说,他认为信仰这种东西,如果究其本源,不如说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对于现实的某种认知。不同于西方的理性思辨,我们中国人历史文化的基础都是问心无愧和无为良知等等这样一些道德感性。

所以很多时候出现了一些超自然现象的时候,我们的态度都是“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也就是说:咱们悬而不论,和平共处吧。

我们“天人合一,人皆可成圣”,我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岂因福祸避趋之”,我们“淡泊明志,朝闻道夕可死”,我们“宁为玉碎匹夫不可夺志”,我们“生于忧患自强不息”,我们“言必信知耻而后勇”,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积德行善的做人根本永远不会变,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那些传统美德还是一直在继承和发扬。所以张维为教授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的信仰在我们的文化历史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