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医院那家好 http://m.39.net/disease/a_8813130.html在中国,共享单车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得到了无数人的赞誉,但是,随着ofo小*车和摩拜单车分别遭遇了“退押金风波”和“创始人离职风波”,当初风头无两的共享单车开始遭到了人们的质疑,质疑共享单车是泡沫经济的声音日渐壮大。
在地广人稀的美国,共享单车没有太多的市场,但是素有滑板文化的美国却在“共享滑板”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很多共享滑板企业抓住共享经济的风口,成功获得超高融资和估值的共享滑板企业不乏其众,美国共享滑板的热闹,堪称中国共享单车的翻版。
和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初心一样,共享滑板的横空出世也是为了解决同样的用户痛点。只不过中国人喜欢骑自行车,而美国人更倾向于玩滑板。共享单车在中国有多火,共享滑板在美国就有多火,二者殊途同归。
去年才成立的电动滑板车公司Bird,年3月估值为3亿美元,5月彪到了10亿美元,到6月底,Bird公司的估值已经飙升至惊人的20亿美元。这样的成长速度,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ofo小*车的身影。
而另一家做共享滑板的独角兽公司Lime也在一年内完成两轮4.05亿美元的融资,并且在巨头后面还有很多新的入场者,共享滑板的疯狂发展势头,比起当年中国的共享单车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美国的共享滑板生意是否能避开中国共享单车的悲剧呢?
从目前美国共享滑板企业的状况来看,共享滑板和共享单车真是难兄难弟。美国的共享滑板企业需要支付给*府一大笔牌照费用;其次,共享电动滑板车需要停靠到停车桩充电,充电设备制造成本和部署运营的成本高企,而共享滑板的盈利能力和共享单车一样饱受质疑。
如果找不到完整的盈利模式,无论是美国的共享滑板,还是中国的共享单车,都将是一场短暂的狂欢。当资本的潮水退去,裸泳的共享单车企业和共享滑板企业将无处遁形,ofo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