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共享单车占领市中心,靠地铁守护半壁江山 [复制链接]

1#

摩拜的数据显示,北京和上海有5成左右的共享单车出行都是与地铁连接在一起的。稍稍琢磨一下就会发现,改变城市的可能不是单车本身,而是其背后的公共性和共享性。

文/唐也钦

共享单车和地铁正在成为“老铁”

DT君最近看新闻看得情怀飞起,热门概念“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大数据”以及稍早的“智慧城市”等等,好像都在快速改变着身边的城市。搜一搜“改变城市”相关新闻,稍早几年占领页面的主角——地铁,现在面对各种新兴的共享出行交通工具,听起来已经传统得好像是上个世纪。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最近联合摩拜单车共同发布了《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在共享单车如何改变城市的一众美好描述中,DT君注意到由摩拜海量运营数据分析得出的下图几个关键数字,将两代改变城市的“网红主角”共享单车和地铁跨时空地结合在一起:

(图片来源:清华同衡、摩拜《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

这里先要解释一下数据统计区域的范围:公交站活跃半径为米,地铁站是米,都是按照步行速度与惯例来设置的站点辐射范围。有兴趣的同志可以翻出地图量一量,上海市主城区内两个地铁站之间,直线距离多在1公里左右。

以上数据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共享单车主要在公共交通的辐射范围内活跃着。报告里还有另一个反映用户主观意愿的数据,来自32个城市的近10万份摩拜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5的人骑行目的为地铁、公交接驳。

共享单车跟地铁到底为啥关系这么紧密?DT君发现这里涉及两个挺有意思的名词,一是“最后一公里”,一是“TOD城市发展模式”,都是当下改变城市的大热门。

共享单车恰好能满足“最后一公里”的需求

“最后一公里”这个词儿在城市交通界,主要是指公共交通末梢那一小部分:下了地铁或公交车后还有不到一站距离的路,靠腿走嫌远,打车又太近,自行车最适合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对于一线与强二线这种多中心发展的城市,比较理想的公共交通体系应该是地铁→公交车→自行车;没有地铁的城市也应该是公交车→自行车的组合形式;还没有公交的?那可能不是城市。

可惜,或许是由于人心没那么古、偷盗事业发展蓬勃后,买新车被偷的风险一直在上升,人们用自个儿的自行车完成站点接驳的热情一代没一代高。

在摩拜、ofo等共享单车大火之前,*府其实有在认真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承包给固定企业负责运营管理的、我们很多人都没有骑过的有桩公共自行车。杭州公共自行车就运行良好,在摩拜刚出现不久,《第一财经周刊》还专门写过一篇《杭州公共自行车为什么能成功?》。当然,绝大部分城市的公共自行车是一言难尽的,比如上海。

感受很明显,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上海的公共自行车还是郊区包围市中心的格局。

庆幸的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发展成熟了,共享单车站了出来,完成了市民对于公共交通多年来的想象,解决了一大痛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获得了*府的背书,年1月25日,国家发改委指出“共享自行车为城市交通中短距离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前提是地铁等已经解决了之前的三十好几公里路。

更关键的是,还有谁跟地铁不是“老铁”呢?

因为解决公共交通痛点,所以能如火如荼发展,这是大家对共享单车比较普遍的认知。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被忽略了——地铁发展增加了城市短途出行的频次,且更多围绕在地铁站点周围。

好吧,这听起来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得搬出“TOD城市发展模式”,看完下图大概就能懂了。

(“TOD城市发展模式”示意图,来源:王有为论文《适于中国城市的TOD规划理论研究》)

随着各大城市地铁交织成网,城市开发越来越围绕地铁站点展开,还把地铁站点当做是单一的交通组成部分,就有点太天真了。

如上图,现在的地铁站点周边区域,基本都是城市功能综合体,同时承载了商业、居住、办公、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各种资源也都朝着这儿涌。也就是说,围绕在地铁站点就能满足各方面需求,这个综合区域有着越来越强的聚集力。

回到摩拜这次发布的白皮书的两个数据,仅1/5的人表示骑行目的是为了接驳公共交通,但却有过半的共享单车活跃在地铁周围——人可能真不是去乘地铁也不是为了通勤,只是单纯骑车去吃个饭或看场电影。

如果把研究范围从米扩大到米,这个比例还会更高,因为越往城市外围走,单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会更大。共享单车,也是地铁综合体这个大磁石吸引聚集起来的其中一个“老铁”。

总之,不管是来自基建或互联网的技术跃进,不管是来自*府或商业的力量,大家都在为公共事业添砖加瓦,跟摩拜宣称的一样“让城市更美好”,对于可见的未来,我们可以认真地澎湃一下。

(联系本文作者唐也钦:tangyeqin

yicai.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