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外交官,从无到有一人建起一座大使馆, [复制链接]

1#

年,太平洋正中一个小岛上,首次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代表着我国的外交遍布全球。在所有人看来,外交使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外交官们往往西装革履,举重若轻,谈笑间皆是大国风范。

但在我国与他国建交的过程中,有一位外交官打破所有定义。他在一个孤寂落后的岛屿,像鲁滨逊一般,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建立起代表祖国尊严的大使馆,并坚守三年时间。

三年里,他所遭遇的艰苦生活和独特经历,纵观中外外交史也属于独一无二,这位外交官是谁?他这些年又究竟都经历了什么呢?

祖国蒙难时,临危受命

基里巴斯,这个位于太平洋中西部的岛国鲜为人知。它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由33个岛屿组成。所有小岛加起来的面积不过平方公里,比香港还要小上不少。

不过由于它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横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纬和东西经的国家,在这里可以较任何国家最先看到太阳升起。

基里巴斯面积小,离任何国家都很远,所以物资极为匮乏,当地人日常依赖于捕鱼生活,无法发展经济。久而久之,这个国家也就只在地图上会被人提起。

上个年代九十年初期,台湾大肆推行“金钱外交”,妄图利用与这些物资匮乏的岛国用金钱建立外交关系,获得国际声誉。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为了抢夺先机,维护国家尊严,我*赶在台湾之前,派出了外交官和基里巴斯建交。

这个在国家困境之时临危受命的外交官,就是时年50岁的吴钟华。年,吴钟华出生在河北。当时正值抗日战火燃烧在中华大地,吴钟华一出生,便承载一家人的希望,他的名字谐音“中华”,亦是家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因为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也因为目睹过战争的残酷和痛苦,吴钟华自小就在心里埋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君子坐而论道,少年起而行之,吴钟华的求学之路,以报效祖国为目的,从未懈怠。

年,吴钟华被南开大学外语专业录取,开始了他朝着外交官梦想启航的第一步。在校期间,他废寝忘食学习专业知识,也紧跟国际时*,将知识与热爱相融合,为自己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时的吴钟华,以优异成绩进入外交部工作。作为一个新人,他工作兢兢业业,善于思考,不耻下问,快速地成长起来。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吴钟华分别在礼宾司、国际司、对台办、领事司等单位皆有任职。也曾多次参与主导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第一代领导人的礼宾工作,无一不是圆满完成。

年2月,台湾的金钱外交使国家外交部陷入被动,情势迫在眉睫。就是这时,吴钟华站出来担起只身前往基里巴斯建立大使馆,粉碎台湾阴谋的重任。

在最原始的地方,从零开始

大环境局势水深火热,外交部下达命令,却没有提供给吴钟华更多的帮助。同年2月,吴钟华简单地收拾行囊,开始一个人的征程。飞跃半个地球,近10个小时的行程,让他疲惫不堪,好在总算有惊无险地抵达目的地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基里巴斯的模样还是让吴钟华有些震惊。当外面的世界早已高楼林立,工业发达,这里的人们却还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穿着随意,住着草木搭建的破旧小屋子,整个小岛只有一条稍显平坦的公路,上面跑着寥寥几辆汽车。

这还是首都,其他附属岛屿的情况可想而知。别国的大使馆都有自己的办公区域,这个远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却什么也没有。吴钟华抵达之时,还来不及休息,首先就得考虑住处。入乡随俗,面对破旧程度不相上下的塔拉瓦,他只好租下一个无人居住的两层小茅屋,作为建立大使馆的雏形。

小屋是草木结构,年久失修,屋内空无一物。除了作为落脚地,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打造。这是外交官吴钟华的第一个工作,只见他挽起袖子,从上到下仔细打扫了一番,然后拿起工具敲敲打打,这才将破烂的屋子收拾完毕。

初步的清洁完成后,来不及歇上片刻,吴钟华又匆忙出门买一些必须的家具、用品、食物等,作为日后工作的基础。

时间在岛上居民眼里闲适得像是不存在,而吴钟华仿佛在和时间赛跑一般,一刻不停。因为他不仅是他自己,更是肩负着国家给予的重任。2月28日,吴钟华作为中国外交官,将在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正式会见该国的领导人,建立外交关系。

留给吴钟华的时间只有三天。这三天,他不仅要一个人建立起一座大使馆,还有更多繁琐琐碎的工作,需要他亲力亲为。为了和国内联系,他亲自顶着炎炎烈日,聚精会神地安装通讯设备,随即是安装存放机密文件的保险箱。

为了彰显大使馆的存在,吴钟华亲手制作了告示牌挂在门口,并将国旗高高升起。即将而来的第一次与国家元首会晤,吴钟华还得打印上百份请柬,一一邀请当地的*府要员参加招待会。

这些原本在国内有专人负责的大小事宜,吴钟华夜以继日一手包办。疲惫与炎热席卷而来,让他几欲晕厥,他也咬牙坚持。吴钟华明白,三天后的招待会不仅是自己的开始,更是中国的脸面,无论如何也要做到最好。

奇迹般的三天后,吴钟华完成了一切准备。28日早上六点开始,吴钟华便开始按照流程准备起来。当来宾一一到来,吴钟华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介绍中国、招待客人、回答疑问、拍摄照片。每一分每一秒他都看似游刃有余,实则小心翼翼。

晚上的晚宴,气氛到达高潮。当他举起酒杯,郑重地宣布“中国驻基里巴斯大使馆正式建立,愿与中基共同发展,友谊长存”时,赢得了在场要员的阵阵掌声。他们欢迎中国建立大使馆,也欢迎吴钟华的到来。

直到晚上11点,宾客们陆续离开。吴钟华的工作还没完,他还需要整理资料发回国内。直到最后一个工作结束,事无巨细,连续工作18个小时的吴钟华再也忍受不了身体的疲惫,倒在床上,这是他来到小岛睡的第一个好觉。

孤独时光里,风景与危机同在

建馆成功后的吴钟华工作并未减轻几分,虽然他所在的国家不大,但要做的事一样不少。吴钟华一个中国人在这里,他就要竭尽所能让这个国家感受到中国的存在。外交官的基本工作大同小异,而对于身兼多职的外交官,吴钟华要做的事情更是多如牛毛。

基于外交官的本职工作,吴钟华要保持与基里巴斯*府的交流。无论是*治、教育、文化宣传、经济援助,他都要全程跟进。当这些工作完成,写报告、做资料、出席活动、策划事宜,也是他的分内事。

除此以外,吴钟华还要兼职文员,打字、核对、签字、盖章、登记;兼职厨师,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和日常会客和宴请;还有兼职维修工人和园丁,随时应对坏掉的家具和整理大使馆门前的花草。

外交官的威风在吴钟华这里所剩无几,却能看到一个背负着国家希望的半百老人,日复一日孤独地在异乡操劳着,一刻不停歇。多年后吴钟华再回忆起那段日子,印象里只剩“忙碌”这两个字,他感叹道:

“其实有时候并不会感到孤单,因为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去感受孤独。”

虽然身处的国家能看到最早的日出,但天涯孤寂,谁不会思念家乡呢?何况隔着半个地球。吴钟华将自己的孤独消融在工作里,大使馆建立起来后,中基的关系也愈发亲密。吴钟华的热情友好、工作态度,受到当地*府要员和工作员一致的尊敬。

在他们眼里,吴钟华带来了中国人给予他们的物资帮助,也树立起一面认真工作的旗帜。然而基里巴斯的贫瘠,也不是只给吴钟华带来满足感。三年时光里,紧缺的物资也让吴钟华偶尔会难以忍受。

这个国家地理环境有限,以鲜鱼为主食,植物类的食物非常少见,物资往来依赖于偶尔路过的商船。每次商船一到,吴钟华就会迫不及待购买一些蔬菜水果,改善自己对植物类食物的渴求。即便是吴钟华省了又省,蔬菜还是不足。因为海域气候诡异,商船十天半月无法路过成为常态。

吃鱼吃得忍无可忍的吴钟华,在当地人的介绍下,甚至吃上了可食的树叶和青苔。这两样在我国只有饥荒时才能入眼的东西,口感并不好,此刻在吴钟华眼里却不亚于珍馐美味,大大缓解了他对绿色食物的渴求。

食物缺乏让他有苦难言,而岛上遭遇的危机,似乎更为惊险。二战期间,美国在这座小岛投下多吨炸药和炮弹,即便到了几十年后的现在,遗留的炸弹还时时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

有一次,在使馆附近发现了一颗炸弹,因为需要排爆,附近的居民必须撤离避难。事态紧急,吴钟华只来得及把机密文件锁进保险箱,便匆匆离去避难。直到一天后,他才饥肠辘辘地回来。因为走得急,他的时间都用来处理文件,丝毫没有考虑过自己。

还有一次,大使馆失窃,索性只是被盗了一些现金,这也让吴钟华后怕不已。后来警察局在调查时庆幸地对他说:“还好只是失窃,你没事。”回想起当地的入室抢劫杀人案,这句话字里行间都让吴钟华胆战心惊。

离死神最近的一次,是在一个外出散步的下午。一辆摩托车冲他横冲直撞而来,下一秒,吴钟华便失去了知觉。等他醒来时,才知道有人喝醉驾车撞到他,速度很快,幸而他只是手臂受了伤,而没有遭遇更严重的危险。

这几次危机让吴钟华心惊胆战,他担心的不是自己会不会命丧他乡,而是如果自己出了意外,大使馆的资料怎么办?这以后,吴钟华将重要事项记录下来,以防自己万一遭遇不测,后来人无法接手工作。生死被吴钟华置之度外,一个外交官的职责,在他身上熠熠生辉。

这里的结束亦是他处的开始

三年时间,中国驻基里斯大使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都是吴钟华一手建立起来的。他将生命与热爱融进这片土地,让中国国旗飘扬得格外鲜艳与出彩。

年8月,一切步上正轨后,吴钟华奉调回国。这一天,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独自一人打下的天地,感慨万千。纵使千般不舍,他也毅然踏上回国的路途。他知道来时这里需要他,今天他离开,也是另一个地方需要他。

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的吴钟华,在年被调往驻美国洛杉矶总领事馆工作,任副总领事。他又回到他的岗位继续为祖国出头,这一次,他不再孤*奋战。

世人都说遗憾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但在吴钟华这一辈人身上,他们的光华不会因为年华老去而黯淡分毫。如今,不再征战在外交第一线的吴钟华,成为中国外交史学会会员,依旧用自己的丰富经验和渊博知识,为中国的外交继续奉献着力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