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决胜全面小康的进程中,中医中药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贡献力量。
膏方是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又到一年膏方季,这两天,已经有不医院咨询膏方进补了。
年10月29日—年1月20日,医院将联合全省70医院一起,举办“年医院中医药嘉年华”,携手打造“浙派膏方的省中品质”。其间,医院将进一步整合包括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国医名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在内的顶级专家队伍以及余位高级职称中医药专家资源,不仅着力保证本院的膏方品质,还将选派优秀中医药专家赴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膏方开具与制作的指导与帮扶,一起努力打造“浙派膏方省中品质”,做老百姓“信得过、吃得起、有实效”的好膏方,让浙江人民“更健康、更美丽、更自信”。
10月29日(周四)当天,医院中医药文化嘉年华暨年省中膏方节正式启幕,医院湖滨院区和下沙院区现场,不仅有膏方健康讲座、开膏咨询,还有众多名医大咖的免费膏方号等着您。打算这个冬天进补膏方的市民,不妨到现场看一看。医院为浙派膏方发源地“我国的膏方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早在先古时期就已经形成。”医院*委书记*琦教授说,通过膏方调理、调整人体的失衡状态,这就是未病先防;其次,如果已发病,通过调理,改善人体正气,可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和转变,起到既病防变的作用。医院不仅是浙江省内最医院,也是省内最医院。年,医院引进江南一带33位名老中医及其弟子,形成了享誉江南的叶氏内科、魏氏内科、杨氏内科、何氏内科、裘氏妇科、罗氏伤科、柏氏眼科、宣氏儿科、金氏针灸科、余氏外科等十大学术流派,结合他们传承下来的宝贵经典名方和经验,按照严格、规范的标准流程制作膏方,使得几近失传的膏方开具与制作工艺得以传承、发展和普及。在江浙一带,膏方进补素来受到老百姓欢迎。随着市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医院定期举办膏方培训班,将开膏制膏的方法、技术医院,使得浙派膏方得以传承和发展,惠及普通百姓。想增强免疫力可试试膏方进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祖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医药对疾病的预防作用,配合高效的管控措施,有力地降低了大批的易感人群和高风险人群感染病*的风险。同时,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危重降低死亡率、重症转轻症、轻症转康复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老慢支、肺气肿、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来说,通过膏方调理、调整人体的失衡状态,这就是未病先防;如果已发病,通过调理,改善人体正气,可延缓疾病的发展和转变,起到既病防变的作用。近段时间,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王真教授的门诊,每天都很忙碌,有不少老病人来找他咨询膏方。“有些老病人早早地就来问了,希望通过膏方进补,增强抵抗力,到了冬天能够预防病*入侵,减少感冒的发生。”王真教授有位老病人,70多岁,患有多年的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病情发作时呼吸不畅,晚上也睡不好,以前每到冬天总免不了大病一场。自从两年前开始膏方调理,他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发病次数明显减少。最近他来门诊咨询,打算今年继续开膏方。
名中医、好药材、好工艺三者缺一不可
浙江省中医药中药房主任郑敏霞说,开膏方,医生是关键。在医院,所有开方医生都是高级职称的中医师,而且需经三次膏方培训。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辨证用药,选择合适的胶(阿胶、鹿角胶、鳖甲胶、*明胶等)量身定制,一人一方,方能达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这就像打仗时将*要懂得排兵布阵,只有布局合理,用兵得当,才能克敌制胜。除医生的经验外,中药材的品质是关键。医院是全省中药质控中心,从源头上把关,选用优质中药材,保证膏方品质。此外,膏方制备工艺也有讲究。膏方制作七道工序,仅道地药材的浸泡就不少于4小时,常压煎煮至少3小时以上(分三次)、沉淀过滤至少3次以上、药汁静置时间不少于4小时,整个流程下来,至少要12-16小时。慢工出细活,确保膏方品质。医院的几位煎膏师,师从国家级名中药师徐锡山主任,有着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不仅按照规范化流程制膏,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会根据不同中药的不同特性进行质量控制,做到一方一熬,既有其规范化的工艺,也有其“量身定做”的独到之处。
10月29日医院膏方节启幕湖滨和下沙两院区都有现场义诊活动
10月26日,医院湖滨院区住院部一楼仁和大讲堂,将举行膏方节惠民活动,参加就有机会得到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浙江省名中医等名医大咖的膏方号,为市民量身定制省中膏方。在医院下沙院区门诊二楼大厅,也有膏方专家大型现场咨询与义诊。现场有中药材展示和鉴别,市民还可以现场体验拔罐、刮痧、灸疗、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除了现场义诊的专家,当天两院区还有更多名医专家开设了膏方门诊,有需要的市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