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里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菲律宾丢脸的海马斯,打不中移动靶,为什 [复制链接]

1#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

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去年俄乌战场之上大出风头的美国海马斯火箭炮?这个海马斯火箭炮当时简中媒体上有一些人吹的可厉害了,说今打掉了一个指挥所,明打掉了几个弹药库。当时,我记得乌克兰的国防部长甚至在公开场合放话,说给他架海马斯火箭炮,就能够扭转战局。

美军风格改变

海马斯火箭炮正式名字是M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简称叫海马斯。这个东西,它确确实实在战场之上表现不错,它是在美军的M自行火箭炮发射系统基础之上,研制成功的轮式发射车的版本,它的普通火箭弹射程能够达到42千米,它发射陆军战术导弹,就是咱们口中精确制导的火箭炮,射程能够达到00千米。M自行火箭炮是美国陆军装备的一款使用越野卡车底盘的火箭炮,它的机动能力就比较好一些,得益于强大的作战效能,美国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了不少的数量。车长6米9,车高2米8,使用的是卡车底盘,有效载荷是5吨,战斗全重是10.9吨。

(M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

这个东西,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的,在年7月进行了样炮的实验。年的时候工程研制结束,并且在伊拉克战争之中进行了试用,年11月份结束作战使用评估,年投入了批量制造,并且装备了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陆战队。

它这个设计背景我得说一下。20世纪90年代初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的居住环境,就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美国陆军受到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之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他是要对抗苏联的钢铁洪流,苏联解体了,敌人和战场的不确定性使得重型化的美国陆军变得无所适从。你说打谁吧,打谁他都觉得火力过于凶猛,没那个必要。

而且M火箭炮是履带式的,全重达到了25吨,你用战术运输机去运,还是用重型直升机进行空运,都非常的困难。所以说,轻量化这个趋势就成为主流。由于大规模集团作战的可能性在下降,尤其是在之后,美国进行的反恐战争,这种城市战的战场环境大大的增加。

(美国反恐战争多为城市战争)

所以美国陆军必须塑造一支机动灵活、可部署性强,而且战斗力比较强悍的一支作战力量。所以从重型到轻型,就成了他这个设计研制的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美军就开始讨论,如何把一个采用履带式底盘的、重达25吨的M的功能,分解在两辆5吨重的轮式卡车底盘之上?最终,导致了M高机动轮式火箭炮系统的诞生。

海马斯6发6不中

那么前两天海马斯又出名了,这个出名跟俄乌战场上恰恰相反。美国和菲律宾一块搞了一个演习,打一艘退役的巡逻舰。巡逻舰被海马斯火箭炮打了6发,一发都没有打中。怎么就没有打中呢?关键问题是去看演习的,一边是菲律宾总统,另外一边是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当着人家俩的面愣是6发6不中,这个就很有意思。关键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太平洋部队的发言人,人家的解释让你觉得,呦这个脸皮够厚的呀。

他说,海马斯没有能够命中海上目标,不是什么大事,和此次的训练重点不冲突。然后,菲律宾媒体的解释更有意思,说没有命中是因为海上靶船是移动目标。最终,美军十八般武器全部使了出来,又是出动F-5B飞到了靶船的正上方,扔下了激光制导炸弹,才把这个靶舰彻底送入大海。

(美菲联合演习中的海马斯)

大家可能对这个过程不太清楚,我看到有一些细节可以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靶船是菲律宾海军退役的巡逻舰,这个巡逻舰是美国年制造的。首先,由菲律宾的护卫舰上的76毫米舰炮进行了射击,好像打了没几炮也没见到什么效果。然后,菲律宾野战炮兵就用榴弹炮进行了射击,但是明显没有射中的记录。与此同时,美国陆军第一多域特遣队的M海马斯就闪亮登场了,打了六发全部脱靶。事后这个解释大家也都看到了,有人说这个不是什么大事,有人说船会动。

废话,船要不会动让你练它干什么呢?你不是号称自己准吗?这个事没完,这个巡逻舰还在那晃着,然后美菲两边面子都过不去,然后又让直升机,包括阿帕奇直升机,包括TB直升机,甚至包括了F-16还有其他的一些飞机轮番上阵。最后人家还是在海上飘来飘去、飘去飘来。最后,从马金岛上起飞了F-5B,据说是投掷了10枚GBU-12,或者是GBU-2制导炸弹,才最终把船击沉,大概是这么样一个情况。

(美菲双方表情凝重)

事实上,并不像美菲两国说的那样轻描淡写,他们两国对这次实弹打靶是相当的上心。大家看这个靶船,靶船选择了退役的吨级的巡逻舰,为了首发命中,为了演习好看,菲律宾把这个靶船原定的位置是在距离岸边45公里调整到了离岸边只有20公里,完完全全在海马斯火箭炮,压根就不用增程弹,不用所谓什么战术导弹,就在他的射程范围之内。当然,这个靶船所处的海域,据说是水比较深,没有锚定,靶船就处在无规律的漂流状态,从而导致海马斯脱靶。大家说这个海马斯行不行?

能否打中移动靶标?

我这么跟大家讲,海上打靶标确确实实比较难,实打实的说确实比较难。但是轮番上阵打这么半天,这么拉垮也是没谁了。向靶船发射的是M1型精确制导火箭弹,乌克兰在俄乌冲突之中,使用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发射的也是这款火箭弹。

大家可能会说,首批入乌的12台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在乌克兰手里确确实实给俄罗斯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这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为什么在乌克兰和菲律宾,不同的地方却有不同的战果?其实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乌克兰打击的目标,主要是地面的高价值固定目标,比如说大桥、水坝、固定的观察哨。菲律宾打击的水面舰艇目标,它是随波逐流的非固定目标,而且有一定的低速运动特征,由于海水流动方向以及波浪,会导致舰艇位移难以预测。所以说,靶船相关的参数变化比较快比较多,所以就导致了目标被击中的难度大大增加。那么大家可能会问,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到底能否击中移动的目标?

(被海马斯破坏的大桥)

它升级后的这个版本是可以击中移动目标的,M0、M1弹药都是在M26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相比后者,它增加了制导组件和鸭式控制组件,里面还包含了一个惯性测量单元和一台GPS接收机,如果火箭弹发射后偏离了目标,制导组件会向鸭式控制组件发出信号,这么一来,最大射程70千米的M0、M1的误差精度能够达到5米,这个精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GPS制导的有一个先天的缺陷,就是这种制导方式实际上攻击的是已经被GPS定位的坐标,对移动目标或者是突然出现的目标,打击精度会差。并且,对卫星的依赖程度比较高,那针对这个问题,海马斯火箭炮其实在不断改进升级它的弹药。

年的时候,波音公司和瑞典萨堡公司就联合研制开发了新型的GLSDB制导火箭弹,是把M26火箭弹的发动机和美国空军的GBU-9小直径炸弹组合起来。那这个打击精度就比较高,圆概率误差只有1.5米,搞暗杀之类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美军曾经测试过,成功的命中了40千米之外的运动目标。那么我们实事求是的讲,从技术角度来看,海马斯的纸面性能呢确实比较先进,但是我国的远程火箭炮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我们自主研发的多个型号的远程火箭炮,部分产品大家到珠海航展去看的时候,也是军贸的明星产品,所以海马斯对我们来说,其实没有多少借鉴的地方。真正值得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