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年5月4日至8日,美国海*与日本海*在南太平洋珊瑚海海域爆发了自两国于年12月开战以来的第一场海上战斗。这场后来被称为珊瑚海海战的战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战斗,也是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战略从游击战转变为正面作战的标志。由于在网络上战史类文章琳琅满目,一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均能轻易的搜索到,所以本期我们还是把重点放在那些可能并不为人所熟悉的战役背景上。
上世纪20年代初,美国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日本威胁”,制定了著名的橙色战争计划。该计划的核心在于集中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美*的全部战列舰兵力“直捣*龙”式的开赴菲律宾海或日本近海,击败日本海*主力并随后对日本本岛进行封锁,以此使之屈服。但当战争真正打响之后,美国人发现橙色计划已经完全落空:日本第一航空舰队的6艘航母突袭了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太平洋舰队泊地。位于港内的美国海*太平洋舰队的8艘主力战列舰全部被击沉、击伤。这使得美国人瞬间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舰队发起主动进攻的能力。
在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之后,美国海*领导层曾对下一步的作战规划有过激烈的争执。以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切斯特·尼米兹为代表的保守派认为:“就常识判断,我们还没有能力与日本进行决战”,所以对于美国海*来说,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避战保船”,要等元气恢复之后,再去执行橙色计划。
但保守派*官们普遍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日本人并不想对美国发起一场全面战争。他们从来不敢奢望再这样一场战争中战胜美国,毕竟他们也知道日美两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事实上日本发动所谓“大东亚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想将西方势力逐出亚洲,独享亚洲的殖民利益。为此,日本并不需要彻底击败美英等西方国家,只需要在这一地区建立一座坚固的“堡垒”,使西方国家无力对其进行反攻而已。
为了执行这一战略,日本人需要一段相对较长的、尽可能不受干扰的“准备时间”来扩大防御圈纵深并对其进行犟固。日本之所以要对珍珠港进行偷袭,也正是为了“打残”美国海*,来争取这样一段时间。如果此时美国海*真的按照保守派的思路“避战保船”的话,日本可以利用大半年的时间将整个太平洋的所有战略要点要塞化。届时美国即使恢复了兵力优势,也很难对日本的防卫圈进行有效反击。
正是因为觉察到了这个问题,以“全能上帝”欧内斯特·金为代表的美国海*中的激进派主张:美国海*应该暂时放弃“兵力集中”的战略战术原则,将舰队化整为零的,以主力舰(只剩下了航母)为核心组成独立的作战小分队(TaskForce,通译特遣舰队),采用“打了就跑”的原则,对日*岛屿基地进行骚扰。(题外话,这与我*的游击战术根系同源)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金的想法明显更加符合现实状况。此外,美国人也确实足够幸运——后来被称为“美国海*史上权力最大的*官”的金此时已经身兼美国海*总司令和美国海*作战部长,正好是尼米兹的顶头上司。在金的直接命令之下,尼米兹心不甘情不愿的开始执行“打了就跑”的战术。
年2月1日,美*两个特混舰队突袭了日本占领的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这次突袭重创了日*在在这两地的*用设施,迟滞了日*在这两处的基地建设。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美*又如法炮制的突袭了拉包尔、新不列颠、威克岛、马库斯群岛等正在建设中的日*要塞(甚至还炸死了个少将)。这些小规模游击进攻有效的迟滞了日本人的推进速度,使其战略部署变得混乱。
此时的日本海*的主力部队正在忙于攻占印度洋、西南太平洋的战略要地,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去伏击这些打了就跑、神出*没的美国特遣舰队。事实上,早在马绍尔-吉尔伯特突袭之后,日*就曾派出第五航空战队高速截击美国航母特混舰队。不过由于美国人的袭击并没有任何章法、也从不在一个地区恋战,所以这种截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这使日本最终放弃了寻歼美国航母的意图。
突袭战术的屡屡得手,也让美国人越来越大胆起来,在罗斯福总统的直接授意下,太平洋舰队司令部把第6次“游击”的目标选在了东京——年4月18日,大*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轰炸机对日本首都东京进行了轰炸。虽然并没有获得什么实质上的战果,不过这次突袭还是绷断了日本高层最后一根敏感的神经。为了确保日本本土的安全,大本营要求日本海*尽快歼灭美*残余的航母舰队。
在大本营的压力下,*令部被迫通过了稍早之前由联合舰队制定的MI作战计划。后来这一计划成为了著名的中途岛战役。但MI作战毕竟不是*令部的“亲儿子”,后者更加热衷于“南向”的战略规划,并希望在MI作战之前抓紧时间完成在南太平洋方向上的扩张——事实上,从常理来说这也是更加合理的选择,因为一旦日*完成了太平洋堡垒防御圈,美国人将再也没有机会通过这些区域并进而突袭日本本土。为此,联合舰队提出了几种可行方案:1、与陆*协同,全力攻占澳大利亚;2、执行旨在占领斐济萨摩亚等地的FS作战以切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补给;3、执行旨在攻占莫尔兹比港、澳大利亚北部以及图拉吉岛并以此为基地切断美澳补给线的MO作战。
这三种方案中,最先被抛弃的是进攻澳大利亚的作战。其原因是陆*对澳大利亚并不感冒,拒绝为此提供兵力。此外,这时候联合舰队第一航空战队的核心舰艇加贺又因为船底刮伤而入坞维修,这使得整个第一航空战队无法出战。而第二航空战队的两艘航母飞龙、苍龙则因为航程太短也不适合参与FS或MO作战。于是最终*令部选择了兵力需求相对较少的MO作战作为MI作战之前的“支线任务”。
根据日本人的计划,参战的日*舰艇将分为两大部分:MO支援舰队和MO机动舰队,其中MO支援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协助两栖兵力进行登陆作战;以第五航空战队为核心的MO机动部队的任务是在战区附近游弋,防止登陆行动被美*航母舰队干扰——虽然日本人根本不相信美国人会来。而在大洋彼岸,美国人截获了并破译了日*的通信密码,他们确信日本将执行“一项名为MO作战”的战争计划。4月13日,英国人同样破译出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消息“日本第五航空战队已经自台湾启航,前往前线基地特鲁克”。稍后,综合种种线索美英情报部门分析出日本或许将在5月初执行MO作战,而MO作战的目标将是莫尔兹比港。
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敏锐的发现,这或许是一个削弱日*兵力的大好机会——日本人主动分散了他们的主力舰队,这违反了历史上几乎所有战略学者都在不断强调的“兵力集中”原则,现在美国人能够在南太平洋方向集中全部的4艘航空母舰,而日本人却只派出了他们6艘大型航母中的2艘。尼米兹立刻请示金,想要在珊瑚海海域集中太平洋舰队的全部4艘航空母舰对日*进行迎头痛击。此前与尼米兹意见不和的金也意识到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他旋即同意了尼米兹的作战计划。
美国人的作战计划其实并不完美——尼米兹本来希望美*的4艘航母能够全部集中于珊瑚海,给五航战以毁灭性打击。但此时的企业号、大*蜂号才刚刚从日本近海回到珍珠港,根本不可能赶上这场战役。这直接导致美国舰队的兵力短缺,并进而导致了列克星敦号的沉没。但抛开这一缺憾,美国人能在重创五航战的同时迫使日本放弃了对莫尔兹比港的攻占也绝非运气使然。
日本人几乎走错了珊瑚海海战之前的每一步棋。大本营、*令部、参谋本部和联合舰队之间混乱地作战协调,使日本人错误地选择了一航战因伤“摸鱼”这一联合舰队兵力最虚弱的时间点来执行一场“攻美国所必救”的作战行动。这最终导致日本人在战争初期拼命建立的对美国海*的兵力优势被渐渐削弱。而毫无疑问,导致日本人的协调如此混乱的原因,就是美国人在战争早期执行的“航母游击战”。
《出鞘》可以投稿了!
E-mail:mil
vip.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