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家曾说,0~6岁。如果孩子和父母长时间的分离,孩子会遭遇“亲子中断创伤”,性格上变得内向、自卑、自我封闭。长大以后,也成为情感脆弱、不易信任他人的人。有人说,作为家长,你的有效期往往只有10年。说话人是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
吉尔伯特告诫家长,10年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感到内疚。
此言不假。我家的邻居是一对从事建筑生意的商人,夫妻俩都非常忙,很难回家看孩子。从小孩子就交给老人。有一次六一儿童节,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和父母有亲子节目的表演,就只有这个孩子没有爸爸妈妈陪同。
我亲眼目睹,当所有的小朋友牵着爸爸妈妈的手,愉快地上台的时候,独自坐在台下观看大家表演的邻居孩子,眼神里满是落寞。
赚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答案显而易见:不!就算给孩子再好的物质环境,但缺乏稳固的父母依恋关系,依然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明知这样不好,为什么有的家长还要咬紧牙关挣钱呢?
研究表明,从小在父母关爱下长大的孩子,成年后辍学率、犯罪率都很低。男孩大多自信、志向高远,女孩遇到渣男的可能性也会小。父母的关爱会让孩子感觉到心安,孩子会认为:不管自己做什么,父母就在那里,像山一样保护着自己。
来自亲生父母的关爱就像心理的营养一样,伴随孩子成长。0~3岁的孩子,父母最需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关爱。期间,妈妈的作用最重要,父亲退而次之。从妈妈身上得到足够爱的孩子,顺利进入第二阶段。
4~6岁的孩子,受爸爸影响最大。此时,孩子开始崇拜父亲,并试图模仿学习爸爸。爸爸的肯定、鼓励和陪伴让孩子获得最大程度的心理营养。在这一阶段,父亲的影响力最大,远远超过母亲,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会以“我爸爸说……”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崇拜和喜爱。
子不教父之过,还不抓紧时间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