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白癜风怎么治愈 http://m.39.net/news/a_6126358.html年5月,当卢西塔尼亚号(RMSLusitania)被德国U艇击沉的消息传来时,英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距离战争胜利已更进一步。
与日后“珍珠港事件”一样,卢西塔尼亚号的沉没是一个足以改变战争进程的大事件。英国人从中“获益”匪浅——它点燃了美国人的战争热情,成功将美国拉拢到协约国一方。
从年至年,美国人对于一战的态度几乎呈现了度的大转弯。那么,英国人究竟做了怎样的“操作”将美国人下水的?
年,当势均力敌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集团开始掐架后,双方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盯在了美国身上——谁能够争取到美国的支持,谁就能多一分胜利的希望。
最终结果自然是“协约国”占了上风,他们不仅博得了美国人的同情,更是直接将美国拉下水,而一切的一切都与英国人的“宣传攻势”分不开。
下面就来说说英国人是如何“忽悠”的......
战争海报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英德双方都有使用
掌控:只给美国人看他们需要看的
自年8月4日对德宣战后,英国很快就抓住了关键所在——海底电缆。第二天就切断了德国连接美洲的海底电缆,德国就此丧失了与美国间及时而稳定的通讯,在日后的宣传中处处落于下风。
借助《国防法案》(DefenceoftheRealmAct,)赋予的权利,英国还迅速建立了审查机制。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驻中欧记者发回的报道,有3/4都被英国人剪掉了”。
与此同时,英国还依靠地理优势(主要是控制了海底电缆),顺道控制了荷兰、瑞典等国与美国间的通讯。从此,英国人基本垄断了美国的欧洲消息来源。
换句话说,美国人看到的,都是英国人想让他们看到的...
年,英国主宰海洋的同时,也主宰了世界的电缆网络
当然,只是实现信息的“控制”,还不足以忽悠到美国人。要想达成目的,“套路”显然要更深......
身为前“宗主”,英国深知美国人的调性——“反感有官方背景的宣传,稍有风吹草动就怀疑有人在“编排”他们”。要想套住这头倔强的北美野牛,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让他自己上套。
为此,英国不仅在战时宣传局(威灵顿馆),成立了专门的美国信息部门。还聘请了出身加拿大,熟悉美国情况的吉尔伯特·帕克,专职负责“忽悠”美国。
在负责忽悠美国的第二年,帕克就受封男爵
在帕克的领导下,威灵顿馆不仅善于雪中送炭,免费给美国报纸提供新闻(都是加工过的);还会时不时搞些操作制造点新闻,如“齐默曼电报”、“杜姆巴事件”等。此外,还会请写教授、学者代笔,把材料包装的学术性十足,显得冠冕堂皇。
“宣传攻势”也不只针对普通美国人,还会定期按“名单”给美国各界精英“递材料”。据说,“威灵顿馆”名单上最终共包含了26万个名字,涵盖了美国各地有影响力的人物。
种种手段运作之下,美国报纸不知不觉中成了英国人的工具——不仅对德国口诛笔伐,激起美国的反德情绪;也猛烈抨击“中立派”,压制了美国孤立思想和反战团体。
对此,英国人甚至不无得意的说:“我们已将德国人提供的消息从美国报界扫地出门!”
“齐默曼电报”正是被英国人逼出的昏招,结果正中英国人下怀
吓唬:遭人讥讽的英式“双重标准”
英国对美的“宣传攻势”不可谓不成功,但仅仅是博取同情还是不够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拉美国人下水。于是,英国人开始找故事“吓唬”美国人,让他们相信“中立不能高枕无忧,打仗才是唯一出路”。
年,“威灵顿馆”炮制出一份名为《向德国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提交的证据和档案》的报告,即有名的“布莱斯报告”。报告以身临其境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德*在比利时的种种暴行,引起了美国人极大的愤慨。
不过事实证明,“布莱斯报告”的很多内容都是英国人捏造的,5名美国战地记者当时就澄清了这一点。只不过碍于英国人控制了通讯网络,美国国内并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那时人们身上或多或少还残存些骑士精神,在惨烈的战场上闪耀着一丝人性的光辉
尽管英国人一直抨击德国人在比利时战场上的“累累罪行”,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群自诩绅士的人行事就多么守规矩。他们与德国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甚至更恶劣一些。
年,为了拯救被锤到体无完肤的塞尔维亚,英法联合出兵占领了希腊的萨洛尼卡港,全然不顾希腊中立国的身份。两年之后更是以炮击雅典相威胁,赶走了“亲德的”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
每当有人质疑起英国的这番操作,英国人总是会极力的否认,到最后不得不表态的时候,就一股脑儿的把锅甩在了被赶走的希腊国王头上。
这样的英式“双标”,英国作家萧伯纳讽刺道:“如果是事关英国的*事成败,我们连天堂的中立权都会践踏”。
“可怜”的康斯坦丁一世直到战后才回到希腊复位
尽管真相如此,尽管连英国人自己都讥讽这种“双标”行为,但当时的美国普通人只能看到这种片面的、被加工过的“真相”,并在英国人安排的路上越走越远......
航海自由?本质是个金钱问题
除了上述方面,英国人还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难题——皇家海*的海上封锁行动,严重影响到了美国人的经济利益,这才是整件事的根本问题。
无论是威廉·布莱恩(国务卿)还是他的继任者罗伯特·兰辛,都曾在这一问题上猛烈的抨击英国,指责他们违反国际法、妨碍“航海自由”。尽管美国报纸们也随声附和,但一谈到该怎么做时,又都集体噤声了,毕竟此刻他们都是英国人的“传声筒”。
“威灵顿馆”虽然不担心这种口头抨击,但总归还是要应付一下的。为此,他们一方面甩锅到德国人身上,认为是德国人先动的手,英国人的抵抗不应被国际法束缚(反正海*握在手里,随他们怎么解释了)。
另一方面,英国还大打“感情牌”。既提醒美国要投桃报李,因为“南北战争”时英国也对联邦海*的封锁行动保持了中立。又讲两方历史渊源如何,全然“忘了”年前他们英美还在大西洋上死磕,英国人还一把火把白宫烧了......
这座“白房子”之所以是白的,还是因为英国人那把火的缘故
当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的还是“钱”的力量。吉尔伯特·帕克直接了当的指出:“整件事与其说是个法律问题,不如说是个商业问题,我们只需要向美国人付钱,再加上少许好话”。
随着一战的持续进行,英、法等协约国在美国的*事订单越来越多。美国欣慰的表示:“美国上下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欢迎订单的到来”,而批评之声则消失了。
此后,美国对协约国的贷款总额一度超过23亿美元,其经济利益完全被绑在了协约国的战车上。此时参战的动机有了......
在英法那里这些意味战斗力,而对美国而
“卢西塔尼亚号”、“齐默曼电报”又点燃了美国人的反德和战争热情,尽管国务卿威廉·布莱恩严守中立并怒斥阁僚“偏袒英国”,但他已身在英国人的棋局中。此时,连参战的借口和热情也具备了。
之后便是课本上的一幕,当战争的“天平”有所晃动之时,美国人带着他们的“世界梦想”、“*治抱负”和“金钱梦想”加入到了欧陆上的混战之中。
而英国也实现了他们的目标——将美国拖下水,为大英帝国的“*局”增加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