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439825.html一、俄罗斯与欧洲各国的联姻
联姻外交在俄罗斯非常流行,俄罗斯皇室与欧洲各国王室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联姻外交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很正常的事。不过,中国古代的联姻外交与古罗斯的联姻外交还是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联姻外交源于中国古代的以道德、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战略思维传统,源于中国古代主张的“化干戈为玉帛”的“非攻”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兵凶战危,“国家虽大,好战必亡”的慎战思想,中国古代的和亲外交更多的是表现为封建王朝安边,抚慰周边“四夷”。而古罗斯大公们的对外联姻则完全不同,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增强和提高自己而对强邻的一种攀附巴结。拜占庭和波兰(中世纪到近代早期的波兰是东欧很强的国家)是古罗斯两个最大的强邻,古罗斯联姻的重点也在这两个国家,其中,在年到13世纪末,罗斯与波兰间的王室联姻就达15次。基辅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不仅自己娶了拜占廷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波兰两代王公。大公雅罗斯拉夫(-)自己娶了瑞典国王的公主,还把自己的3个女儿分别嫁给匈牙利、挪威和法兰西的国王。大公弗谢沃洛德娶了拜占廷皇帝莫洛玛赫的公主为妻,他的儿子弗拉基米尔娶盎格鲁-撒克逊末代国王的女儿为妻。通过这些联姻活动,俄罗斯与欧洲各大国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波兰等大国都有亲戚关系。这种关系后来还影响到俄罗斯皇位的更替。彼得一世处死自己惟一的儿子,断绝了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男系正宗,彼得女儿的儿子成为俄国皇室的继承人,后来称彼得三世,接着他的妻子叶卡特琳娜夺取皇位。使俄罗斯与欧洲皇室的关系更加紧密和更为错综复杂。与欧洲国家的皇室关系无疑加深了俄罗斯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俄罗斯努力融入西方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西欧国家不愿意接受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原因
俄罗斯的东部和南部都是衰落的帝国,并不能对俄国构成多大威胁,而在俄罗斯的西部随着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欧洲各国日益强大,成为俄国的主要对手,俄罗斯只有融入西方体系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借助西方这个舞台,来张扬俄罗斯的利益。因此,无论是从威胁的主要方向,还是从俄罗斯主要的利益,西方始终是占据着主导性地位的。俄罗斯在努力融入西方,但是西方却总是将俄罗斯看作一种外来的、异己的力量,不愿接纳它。西方不接纳俄罗斯,不愿意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家庭中的一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地缘上看,俄罗斯偏居欧洲的东部,与欧洲的联系相对较晚。古罗斯国家的对外交往,主要是与南方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与欧洲国家的联系还是零散的。13-15世纪,莫斯科公国处在蒙古的奴役之下,只是到16世纪,随着莫斯科公国的崛起,莫斯科才逐渐被欧洲所认识。马克思在评述这一点时写道:“惊惶的欧洲,当伊凡在位之初,几乎不知道夹在鞑靼人和立陶宛人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莫斯科公国,这时(指伊凡三世时,-)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突然出现在它的东部边境而弄得目瞪口呆。
其次,俄罗斯在与欧洲的早期联系中,大多数时间里是以冲突的形式表现的。9世纪到11世纪中叶,也就是古罗斯时期,罗斯与欧洲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联姻关系上。与拜占廷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罗斯对外关系的重点。对古代罗斯来说,拜占廷是它的市场,君士坦丁堡的财富与奢侈令古罗斯大公神往。在这一时期里,罗斯与拜占廷总体上保持友好关系,但是,在两国联姻失败后,罗斯与拜占廷帝国的关系逐渐恶化,罗斯对拜占廷帝国的黑海沿岸领地以及君士坦丁堡进行了多次远征。当然,这种征战到鞑靼统治时也就自然而然地终止了。到了伊凡三世,也就是从15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国家重新登上国际舞台,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对外的扩张性也逐渐地凸显出来。俄罗斯与波兰-立陶宛、瑞典、土耳其等国的战争连绵不断。在彼得一世前就发生了俄波战争(-)、俄瑞战争(-)、俄土战争(-)等大规模的战争。彼得之后到苏联解体,俄国(含苏联)就与西方国家发生了数十次规模比较大的战争。其中,与土耳其10次,与波兰6次,与德国(含普鲁士)3次,与奥地利(含奥匈帝国)2次,与法国5次、与英国1次、与意大利3次。俄国差不多与所有的欧洲大国发生了战争。通过这些征战,俄罗斯扩大了领土,获得了大量的利益,使欧洲国家对它的